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杨月)聚焦老年人“做饭难”,做好老年人“暖心饭”,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在线上召开《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在线通报并解读《实施意见》相关内容。《实施意见》旨在加强养老助餐服务基本能力,提高市场化、便利化、多样化水平,重点解决失能、失智、高龄等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

  《实施意见》介绍,将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助餐服务,鼓励国有企业、优质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引入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模式,老年人可依托数字化助餐专业平台能够查看并预订平台上所有老年餐等等,未来,老年人吃饭将更加方便、更有保障。

  比如,着眼“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好老年人家门口的餐点。目前,北京已经发展1000多家养老助餐点,包括发挥自身资源为周边固定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单位内部食堂、老年餐桌,以及面向社会提供养老助餐服务的社会餐饮企业等形式。

  根据《实施意见》,各区将着眼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目标,综合考虑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及分布状况、用餐需求、服务半径、养老机构分布等因素,在老年人家门口进一步增设养老助餐点,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

  养老助餐点建设由属地街乡镇牵头,压实属地责任。街乡镇应综合考虑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及分布状况、用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养老服务机构分布等因素,统筹谋划养老助餐点规划布局。城市社区,原则上每个养老助餐点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服务老年人口不低于2000人,确保老年人在一刻钟服务圈之内获取便捷、优质助餐服务。

  同时,发布会介绍,将鼓励国有企业、优质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实施意见》提出,各区负责研究建立符合本区实际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综合考虑各街道(乡镇)养老助餐点数量、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做好老年餐供应保障。探索通过相对集中的制餐供餐,最大限度降低制餐成本;探索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增加服务量,以均衡实现餐品可选择以及成本最优化的目标。鼓励国有企业、优质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制餐企业共有268家。各区可利用现有集中制餐单位或连锁品牌社会餐饮企业供餐,也可培养具有国资背景的集中制餐企业负责老年餐供餐。原则上,城市地区每个街道对应有一个可持续提供老年餐的集中配送中心。既可以一个街道对应一家集中配送中心,也可以对应多家集中配送中心。对供餐能力强的集中配送中心,还可同时对应多个街道,但至少应实现所有养老助餐点的配餐全覆盖。各区民政局可采取统筹对接的方式,加强与餐饮集中配送中心对接,就覆盖的养老助餐点范围、供餐价格作出事先约定,力求为养老助餐点提供优惠价格的老年餐。

  同时,各区要建立养老助餐服务供给主体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组织对养老助餐服务供给主体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评估,适时调整服务供给主体。老年餐品类型应能逐渐覆盖至咀嚼吞咽困难的失能老年人,以及需慢性病饮食干预的老年人,还要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等有特定饮食习惯的老年人。


责任编辑:张毅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聚焦老年人“做饭难” 北京助餐服务将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发布于2022/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