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恼鬓毛斑,鬓毛斑时也自难。多少朱门少年子,被风吹上北邙山。

自古以来,养老都是一个社会难题。而随着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问题愈显重要。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开启了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保险建设的新篇章。

而由此引发的养老制度以及个人规划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超过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界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且存在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明显等特点。

诚然,养老问题关乎每一个人。如何养老,怎么养老?年老时面临着哪些风险,又该如何趁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的东风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未雨绸缪?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我国基本养老制度说起,并在市场日渐增多的产品和服务中找到适配自己的一类。

01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开启第三支柱养老新阶段

“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见》发布后,一位资深保险从业人士曾做出这样的感慨,这是在传统“三支柱”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平台,以实现并强化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引导并激励居民积极参与。

根据《意见》,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制度将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

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该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此外,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其权益归参加人所有,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

尽管目前只是采取试点方式,一些配套规定和政策还没出台,例如税优政策、养老金领取期的相关规定等。但无论如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大事,也意味着一直以来频被提及但规模较小的养老第三支柱或将进入新的发展空间。

02

三大支柱的不均衡发展亟需破局

养老金三支柱模型由世界银行于1994年提出,旨在通过扩展筹资来源以增强养老金体系的韧性。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城镇职工退休养老开始探索养老保险体系建设。21世纪以来,围绕第一支柱,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先后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将二者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围绕第二支柱开展企业年金试点推广,建立实施职业年金制度;围绕第三支柱进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等。

总体来看,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为主体,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功能,起到了经济社会“安全网、调节器、减震器”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亿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亿人,基金累计结余6万多亿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网。

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缓慢,更大的是发挥补充作用。截至目前,参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职工7200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第三支柱虽然内容广泛、议论频繁,但整体而言规模很小。

不少发达国家也是类似的结构。以美国为例,美国养老保障体系分五层结构,但也可以将其分为简单的“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为社会安全福利即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雇主或政府的退休金,类似于国内企业年金的概念;第三支柱是以IRA为代表的个人缴费计划。

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日本,养老体系也分“三大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是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第二支柱为企业自愿加入的保险计划,第三支柱为个人自愿加入的保险计划。

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养老三个支柱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不尽相同。

截至2020年末,中国大陆地区三支柱规模分别为8.3万亿元、3.54万亿元和4亿元。其中,第一、第二支柱占比分别为70.02%和29.98%,第三支柱则聊胜于无。日本的情况与我国相似,其公共养老金规模约为私人养老金(不考虑规模一次性退职金)规模的46倍,私人养老金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美国养老金体系则以第二、第三支柱为主体。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美国三支柱规模分别为2.9万亿美元、20.1万亿美元和12.2万亿美元,占比分别为8%、57%和35%。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发展第三支柱养老对于增加养老资产积累,降低居民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度,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也正因为此,在推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上,已经有多个文件出台,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也将开启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新征程。

03

同赛道竞争 保险产品的优势在哪?

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参加人可以自由选择账户内资产可购买的金融产品。在参与机构上,允许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同台竞技。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已覆盖银行、保险、基金等领域。

银行领域,2021年9月,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选择“四地四家机构”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试点期限一年。2022年2月25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展为“十地十机构”。至2022年4月,已经有16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16.5万投资者累计认购420亿元。

2018年8月6日,中国证监会下发批文,华夏、南方、易方达、富国等14家基金公司获准发行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基金最短封闭期为1年,最长封闭期为5年。截至2022年4月25日,全市场共有养老目标基金172只,基金总规模为1060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18.1倍。

2018年4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自2018年5月开始,先后有5批共计23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除此之外,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主要供给方,保险行业还有养老年金险等产品,2020、2021年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712亿元、620亿元。

尽管独家经营养老金融产品的局面被打破,但保险行业在养老业务的竞争中有着天然优势,无论是多年以来积累的经验,还是行业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布局,都有利于发挥较大的协同作用。此外,一直有着长久期配置的保险行业在养老金管理领域也有着独特的竞争力。

个人养老金的本质属性是储蓄,但又与普通的个人银行储蓄有着区别:到期才能支取、拥有税收政策支持、需要增值保值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并由个人进行决策并由个人承担市场风险。因此,个人养老金是预筹式、“利滚利”、持续滞留在资本市场几十年的长期资金。

“还应注意的是,养老金的积累和领取是两回事,积累相对容易,领取的则是比较复杂和专业的事情”,一位保险从业人士表示,而领取恰恰是保险行业长处之所在。

以泰康人寿一款产品幸福有约为例,产品诞生在长寿时代来临,泰康开始布局康养产业的初期,累计销售件数已接近13万件,特别是在保险行业保费增速放缓的2021年,这一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近30%。搭配泰康的长寿时代解决方案,幸福有约聚焦中高净值客群,依托泰康卓越的投资理财实力,既为客户解决养老资金的问题,又为客户提前锁定稀缺养老资源,一次性解决养老资金、养老资源两大难题。

诚然,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建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越早、缴费上限越高、覆盖率越大,它所带来的长期资金规模就越大。面对养老问题,资金是最为重要的储备,无论是养老储蓄,购买养老基金亦或是养老理财产品,都是从年轻时期开始积累,为老年生活更为富足和有尊严做储备。

当然,资金并不是应对老年生活的全部,方便可得的医疗服务以及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亦影响着老年生活的质量。同样以幸福有约为例,作为全生命周期健康财富规划方案,包括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年金险保障了客户的养老资金,护理险保障了客户的养老尊严,医疗险则保障了客户的健康。其中,年金险的核心在于利用“复利”原则,复利周期越长,财富积累越多。

保险公司的核心优势是“服务”,这必将在老龄化应对的竞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保险产品既能提供储蓄功能,也提供保障功能,保险公司在养老生态圈建设上同样有着明显的优势。

总体来看,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提供保底利率,也可以提供年金功能以对冲长寿风险,能够满足投保人在安全稳健、长期增值、长期领取等方面的综合需求;但在养老资金增值上,基金等金融机构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因此,每个人在做自己的养老理财规划时,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养老理念,都将导致千差万别的需求及对应产品。但无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程度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 END >

版权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文本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第三支柱赛道竞争保险有何优势?发布于2022/06/01

相关推荐